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为烈军属、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河北此举体现重要价值导向

日前,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河北省军区政治工作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立即行动、严密组织,于2018年3月2日前,为烈属、军属、退役军人等家庭全部悬挂新制作的光荣牌。光荣牌由县级党委、政府统一制作发放,烈属家庭悬挂“光荣烈属”牌,军属家庭悬挂“光荣军属”牌,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和病故军人遗属家庭悬挂“光荣之家”牌,退役军人家庭悬挂“光荣退役军人之家”牌。悬挂光荣牌工作列入“双拥模范城(县)”考评内容和军分区(警备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述职评议范围。

河北省“为烈属、军属、退役军人等家庭全部悬挂新制作的光荣牌”,一个“新”字,不仅仅是在说明“为着统一规格,这光荣牌是属于新制作”的问题,而且也包含着“重新”的意思,即重新唤回传统有效的做法。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氛围之浓烈,当不言而喻。氛围浓烈的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上级有关部门在烈属、军属、退役军人家庭大门上方制作悬挂光荣牌。每每抬头而望,总让人为军人“保家卫国”的英雄情怀、军人家庭“送子(女)参军”的模范行为肃然起敬。这些被悬挂了光荣牌的家庭,平日受到人们和全社会的格外尊重和关心,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然而,在一些地方,这一为烈属、军属、退役军人家庭制作悬挂光荣牌的传统竟然渐渐式微了。一些原本悬挂着的光荣牌也因为长时间没有维修以及被自然侵蚀的原因,开始变得破败不堪。无奈之下,一些家庭只好将其摘下处理。现在,即便是去到一些城市的老旧社区和农村地区,居民门上也已经很难找到光荣牌的踪迹了。失去了承载“光荣”的牌子,失去了光荣牌的身影,那些见证过光荣牌的人对“光荣”的记忆都会逐渐淡漠,更遑论那些从未有过这种记忆的年轻人了。淡忘了“光荣”的记忆、没有过“光荣”的记忆,我们又怎么期待人们对烈属、军属、退役军人及其家庭保持更多的敬畏与尊重呢?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河北省恢复传统的做法,“为烈属、军属、退役军人等家庭全部悬挂新制作的光荣牌”,当是可圈可点的,也是值得各地借鉴的。

 

笔者想起一百多年前,八国联军中的一个德国军官在日记里写道:“做十九世纪的中国人太悲惨了。”在他看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国家尚且任由外国列强宰割欺负,普通中国人又哪里有生存的质量、自由的环境可言?可今天,中国人民已然扬眉吐气,共享着应有的尊严和荣耀。我们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这是因为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有力保障,有无往不胜的人民军队作为坚强后盾。作为坚强后盾的人民军队,正是由一个个富有爱国情怀、富有理想信念、富有血性担当的战士组成的,而一个个战士的背后就是无数家庭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对于这样的战士、这样的家庭,我们不应该报以发自内心的敬重吗?

 

或许有人会说,战士与军队在战争年代才显得可爱。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自然会将国与家、群与己、誉与毁、理与欲、浮与沉、生与死等统统摆放在每个军人面前,让他们做出选择。人生的经历,爱与恨、喜与悲、无畏与恐惧、高尚与卑劣等人类一切的情感,也无一不在他们那里最大限度地浓缩。在选择与浓缩之间,闪耀着每一位钢铁战士、热血战将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色泽。战争年代,战士与军队固然可爱,但和平年代战士与军队也同样可爱。当一些地方遭受洪水袭击和地震灾害时,冲在最前面的正是我们最可爱的战士。而今,冷战思维依然大有市场,我们国家的周边也并不太平,因此,必然要求我们每一个战士弘扬军人的风骨,去展示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坐标。有位作家说过:“我们的战士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征服一切艰险,赢得民心;天塌地陷,军人是擎天之柱,风狂雨骤,战士是巍峨的高山!”和平年代,你能说这样的战士不可爱不可敬吗?

 

有一位外国总统曾经说过:“评断一个国家的品格,不仅要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民,还要看它的人民选择对什么样的人致敬,对什么样的人追怀。”河北省恢复传统做法,“悬挂新制作的光荣牌”,其实就是选择了对烈属、军属、退役军人及其家庭的一种特别的敬礼。这样的敬礼方式不仅暖心,而且体现着重要的价值导向。